应对气候变化,重新思考端到端物流
新冠疫情危机暴露了精简型全球供应链模式的复杂性与脆弱性。满足消费者需求始终是一项挑战,而且电子商务的兴起给供应链带来了更大压力,许多企业被迫选择空运(哪怕只是临时方案),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对地球环境造成了负担。这种状况显然与全球绿色发展战略背道而驰。
Crowe英国所首席执行官Nigel Bostock表示:“如今,企业风险因供应商的财务稳健性及其道德水平而进一步加剧,新冠疫情后更大的宏观挑战将来自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以及可持续性。”他指出:“对供应链管理中道德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包括无排放网络、反对现代奴隶制和冲突矿产的政策,以及促进多样性和社会流动性的议程。人们不仅关注企业自身行为,还关注企业与谁合作。”
此外,气候变化带来的广泛挑战,使供应链脱碳和净零排放目标变得更为迫切。企业必须全面掌握其完整供应链的气候足迹,包括二级和三级供应商在内。一场技术驱动的供应链革命慢慢展开,实现更高的透明度、敏捷性和端到端的可视性。企业家们开始探索构建赋能本地团队、去中心化、符合道德标准且注重可持续性的供应链的可能性。
可持续供应链:双赢之举
尽管许多企业自疫情以来通过数据驱动的透明度提升了自身运营的可持续性,但研究表明,供应商的环境可持续性并未成为其优先事项。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数据,在许多行业(尤其是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企业的直接排放足迹可能较低,但其供应链中的排放量却可能显著更高。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供应链管理教授Mark Goh解释了这种思维对供应链带来的风险。他与同事将供应链风险大致分为运营风险和中断风险。他们的研究表明,企业通常更关注运营风险(如原材料供应、客户需求、成本和运输挑战的不确定性),因为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更高;而中断风险(如地震、洪水、恐怖袭击、疾病和经济衰退)发生的概率较低,但影响更大。如今,这些中断风险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因此,企业若更关注供应链中的环境和社会实践,将实现双赢。通过采用技术解决方案,供应链可以变得更具韧性、透明、高效节能,并减少浪费。
路径优化与预期管理
当今消费者愈发注重产品溯源信息与道德采购凭证。企业通过整合区块链和物联网(IoT)技术架构,可构建透明的产品溯源系统。因为这种技术赋能,即使出现物流延迟,也能通过信息透明化有效管理消费者预期,从而提升整体服务体验。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采用实时定位追踪、智能路径优化等空间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以构建高效、智能且具备动态响应能力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
数据驱动的实时可视化帮助组织按时且经济高效地交付受监控的货物,同时提升安全性和合规性,并更密切地关注维护需求,从而降低维修成本。即使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准确的预计到达时间(ETA)。
供应链模型中的动态路由工具还可以检查潜在的瓶颈,并确定替代路线,以避免瓶颈发生。实时数据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可以通过计算最高效的运输路线和方式,帮助供应链提升可持续性。
此外,更高的透明度使客户能够更好地了解交付时间,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精确到半小时以内。同样的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和消费者评估交付速度对环境的影响。
构想未来的供应链
基于功能的技术方法有助于减少和替换供应链中不可持续的部分,但这只是治标。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实现的可视化则帮助企业治本。若要让韧性、可持续性和良好治理成为真正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改变企业规划供应链的方式对应对环境退化挑战至关重要。冗长而复杂的全球供应链需要重新思考。本地化采购、近岸外包、赋能本地团队以及使用更多分销节点都有助于应对波动性,但这一切必须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并依赖于对定位和物联网技术的投资。
“随着各国试图保护其关键供应链免受全球灾难的影响,去中心化的区域供应链将变得更加重要,这种近岸外包将缩短供应链;随着货物、原材料和制造更接近客户,延迟和运输成本得以降低,过时库存的浪费也随之减少。对空运的依赖减少,多式联运带来的污染也相应降低。
将技术与正确的问题匹配,将带来多重效益。数据驱动的实时可视化有助于按时且经济高效地交付受监控的货物。其成果包括降低库存、更好地利用工厂空间、减少运输和能源消耗,以及提高效率。
技术引领将是推动供应链从负担转变为竞争优势的关键。
“
Crowe 观点:
Marie-Fleur Bouillon-Bonte
国际税务联络合伙人,Crowe Global
随着送货上门成为常态(不仅限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商面临超越仓库交付的挑战,需要规划直接交付给终端客户。他们必须推广短链物流,采用轻便、敏捷且无噪音的城市运输工具。这意味着物流服务商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参与者,提升城市生活质量和促进本地经济发展。
供应链必须在从提货到交付全过程均为可持续的价值链,供应链的差异化因素将体现在更进一步的努力中,包括共同设计新的城市空间,助力打造更宜居的城市。